见《四川中药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金代医家。字仲明。金·兴定(1217~1221)中,镇阳人。受名医张子和学,参与整理《儒门事亲》,并为之作补遗名《伤寒心镜》一卷,又名《张子和心镜别集》,首论河间双解散及子和增减之法。
病名。见《咽喉经验秘传》。即外缠喉风。详该条。
病证名。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脾肺受邪,……邪气相搏,肝经虚弱,风盛,即发于两睑之间,状如粟米之形。”即粟疮。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出《四川通志》。为狗屎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李氏草秘》。为水苏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精液稀薄。见《辨证录·种嗣门》。其症泄精稀薄,常与滑精早泄并见,每影响生育。多因心肾不足所致。宜温壮心肾。用济火延嗣丹、补天育麟丹等方。
出《脉经》。指月经不调。详该条。
出《南方草木状》。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