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痉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即子痫。详该条。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即子痫。详该条。
①指幼儿数日内啼哭不止(《儒门事亲》)。②小儿夜啼,见灯即止者,此由点灯习惯,为拗哭(明·万全《育婴家秘》)。又名儿嗜灯花。③小儿初生,性多执拗,凡有亲狎之人,玩弄之物,一时不见,其心不悦而哭,谓之拗
①气功功法。指最基本的动功锻炼,其特点是意念与轻柔动作结合起来。现在通行的保健功有两套。①原上海气功疗养所整编的为十节,即叩齿、搅海咽津、摩腹、浴面鸣鼓、左顾右盼、擦腰、双手齐伸开、转辘轳、左右托天、
见《金匮要略》。即乌头煎,见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烁,销蚀。指正气为邪气所消烁。《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
病证名。见《奇效良方》。又名倒靥、黑疮倒靥、陷伏。痘疮收靥时,外感寒邪,腠理复闭,身痛四肢微厥,痘转青紫或呈黑色者为黑靥。出痘时感受风寒或毒气弥盛,心热与外热壅郁,蒸腾不消,毒复入里;或食少腹泄,脏腑
【介绍】:清代医家。字双湖,又称观澜。江苏高邮人。久居兴化,著有《医学指归》(1848年)2卷,并曾对张元素之《脏腑标本药式》一书加以注解。
病名。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上腭肿,汤水难入,形肿如鸡卵。”详悬蜞风条。
郁证之一。多由忧思过度,以致心脾气机郁结不舒。《类证治裁》卷三:“心脾郁,怔忡崩漏,归脾汤。”参见五脏郁证条。
【生卒】:十世纪初【介绍】:宋代医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名医郭照乾之孙。曾治愈孟太后重病,授光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