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元气,指肾气而言。见《脾胃论》:“下元土盛克水,致冲、任、督三脉盛。”肾居下焦,内藏元阴、元阳之气,故称“下元”。
病证名,亦称小儿吐。本症多由乳食过多,停滞中脘,损伤胃气,不能运化所致。《圣济总录》:“小儿呕吐者,脾胃不和也。或因啼呼未定而遽饮乳;或因乳食中伤冷,令儿饮之,皆致呕吐。”此外,还有因感触惊异,蛔虫内
见《重庆草药》。为冬葵叶之别名,详该条。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是粘的异体字,参见粘汗条。
病名。本病由伤寒或发惊后所致。唇白而肿,多兼眉棱骨痛,厥逆眩晕,气秽颐浮,齿击狂逆等症。治宜清火解毒,可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参见茧唇条。
指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和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十二条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出现的一类证候。十二经“外络于支节,内属于腑脏”,故经络病变,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松叶之别名,详该条。
即消积通经丸,见该条。
见《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狄夷之国,祝发文身。”是在身体上刺字、刺花的古代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