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因多进膏粱厚味,酒湿辛辣等物,热积肠胃而致。《症因脉治》卷四:“积热泄泻之症,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时或疼痛,小便赤涩,泻下黄沫,肛门重滞,时结时泻。”脉多沉数,或见促结。治宜清肠胃积热,方如黄
【介绍】:宋代医生。著有《十全博救方》1卷。已佚。
见医理发明条。
证名。指耳闻目睹色情之事而精自泄者。《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见闻感触,则动肾气。肾藏精,今虚弱不能制于精,故因见闻而精溢出也。”义同漏精,属滑精病。详滑精条。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行发热。详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小茴香(盐水炒)五钱,橘核(去壳研,压去油)、炒山楂肉、大茴香(盐水炒)各一两。为末,每服三至四钱,空腹温酒调下。治睾丸偏堕。如睾丸肿大痛甚,左右移换者,加木香、沉香各三钱,川楝
证名。出《银海精微》卷三。指内、外障眼疾不红赤而疼痛的证候。参见白眼痛及痛如神祟条。
《圣济总录》卷二十方。犀角、炒大黄各一两,川芎半两,石膏二两,牛黄(研)半分。为末,合牛黄研匀,每服一钱匕,不拘时淡竹叶煎汤调下。治伤寒刚痉,壮热头痛,筋脉不能舒展。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火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火曰升明。”谓火性得以上升明耀,故名。
见鬼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