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

出《灵枢·经别》。指从十二经脉分出,走向体腔、头面的重要支脉。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可以用离、合、出、入四字概括,即从四肢部的本经别离(离),进入体腔(入),浅出体表(出)而上头项,然后阴经的经别归向与相为表里阳经(合),而阳经的经别仍然归入本经。十二经别按经脉的表里关系分成六组,称为六合。经别虽从经脉分出,但与络脉不同,前者是加强体内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而后者多在浅表。详见十二经各经别条。

猜你喜欢

  • 冷丹

    病名。出《增辑验方新编》卷六一十。即冷瘼。见该条。

  • 郭稽中

    【生卒】:十二世纪初【介绍】:宋代医家。曾任医学教授。以善长治疗产科闻名,用药常有奇效。曾将《产论》一书共二十一篇补辑家藏和个人验方于各论之后,编成《妇人产育保庆集》1卷,已佚。

  • 芜荑散

    ①《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五方。槟榔、芜荑各三钱,木香一钱。为末,黎明先吃炙肉一片,石榴根煎汤送服。治肠中诸虫。②《医灯续焰》卷八方。芜荑、雷丸各半两,干漆(捣碎,炒烟尽)一两。为细末,成人每服三钱,小

  • 异授眼科

    1卷。清代眼科著作。撰人佚名。撰年不详。本书首载眼病证治、歌赋及眼科验方的配制,其次用问答体裁叙述了眼科72症的治法。解放后出版排印本(与《一草亭目科全书》合刊)。

  • 阳汗

    证名。指热汗。《景岳全书·杂证谟》:“阳汗者,热汗也。……阳证自汗或盗汗者,但察其脉证有火,或夜热烦渴,或便热喜冷之类,皆阳盛阴虚也。宜当归六黄汤为第一,保阴煎亦妙。其或阴分虽有微火而不甚者,宜一阴煎

  • 妊子

    即妊娠。《素问·平人气象论》:“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详妊娠条。

  • 阴虚呕吐

    病证名。因阴虚阳气上逆所致。《证治汇补·胸膈门》:“诸阳气浮,无所依从,呕咳上气,此阴虚成呕。”治宜滋阴降气。可用六味地黄汤加石斛、沉香等。大便不通者,宜兼通秘结。

  • 济众新编

    综合性医书。朝鲜·康命吉撰。8卷。刊于1799年。参阅《内经》、《难经》及历代方书二十余种,删繁取要,间附己见,分类编成。卷1~7分述临床各科多种病证,首脉法、次证治;卷8药性歌,辑录《万病回春》、《

  • 水泻

    ①病证名。又称水泄、注泄、泄注、注下。《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脾胃怯弱,水谷不分,湿饮留滞,水走肠间,禁固不能,故令人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若肠胃虚弱

  • 化火

    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分虚实两类,实者为外邪所化,虚者由阴虚之变。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阴液的亏损,或气血痰食的阻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化火,出现病理性机能亢进,而同时津液消耗增加。临床表现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