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半身汗

半身汗

证名。《医略六书》卷二十:“半身汗者,汗不遍身,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乃气血偏衰,阴阳不相接洽之候。”《张氏医通》卷九:“夏月止半身出汗,皆气血不充,内挟寒饮所致,偏枯及夭之兆也。大剂十全大补、人参养荣、大建中辈加行经痰药治之。若元气稍充,即间用小续命汤一剂以开发其表,或防己黄芪汤加川乌以散其湿。”《中医临证备要》以下肢瘫痪证,汗出多在胸部以上,患处无汗,为上半身汗出。参见偏沮条。

猜你喜欢

  • 鸡眼藤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百眼藤之别名,详该条。

  • 姚懋良

    【介绍】:见姚能条。

  • 兰茂

    【生卒】:1397~1496年【介绍】:明代本草学家。字廷秀,号止庵。云南嵩明县杨林村人。读书很多,通晓经史各家书籍,并且精于医药。因不愿做官,居住在民间,常和农民以及少数民族兄弟生活在一起。著述较多

  • 拉田草

    见《福建中草药》。为合萌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昏迷

    病证名,指小儿突然或逐渐对周围环境意识完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不起反应的证候。是由于热与痰内闭所致,其病变部位在心包。热闭大多由温热病邪内传心包,或由吸受夏令暑邪,“暑气通于心”,最易内闭。痰闭系痰迷心

  • 凉血解毒

    属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瘟疫、温毒等热毒炽盛之证。症见高热烦躁、头痛如劈、昏狂谵语、口渴口臭,或斑疹色紫,或咽喉溃烂,或头面肿大等。代表方如清瘟败毒饮。

  • 猝病新论

    见章太炎医论条。

  • 阳损及阴

    由于阳气不足而影响阴精化生不足的病机。如水肿、腰痠、膝冷等肾阳虚的证候,发展日久,缺乏阳气的能动作用,阴精的产生和摄取不足,就会出现烦躁、咽干、喉痛、齿龈出血等肾阴虚的证候。

  • 鬼薙刺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一。即油风。详该条。

  • 酒醉花

    见《陕西中药志》。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