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哽喉

哽喉

病名。哽,塞也(《庄子外物》),同鲠。指异物塞于咽喉,故名。哽喉症状因哽物之大小及哽塞的程度而异。常见症状有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饮食受限并有疼痛。《肘后备急方》卷六:“小嚼薤白,令柔,以绳系中,持绳端,吞薤到鲠处,引之,鲠当随出。”《卫生易简方》卷七:“治鱼鲠骨横喉中,用琥珀珠一物,贯串着绳,推令入至鲠所,又复推以牵引出矣。”

猜你喜欢

  • 叶抱枝

    见《福建中草药》。为元宝草之别名,详该条。

  • 姜桂大顺丸

    《症因脉治》卷二方。干姜、肉桂、杏仁、甘草。水煎服。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

  • 坐位

    指在不同坐势下取穴或施术。又分仰靠位(针灸颜面及颈前部)、侧倚位(针灸一侧颜面及颞部)、托颐位(针灸头额部)、伏案位(针灸项背及后头部)、屈肘仰掌位(针灸上肢屈侧)、屈肘俯掌位(针灸上肢伸侧)、屈肘拱

  • 消食导滞

    同消食化滞。详该条。

  • 红内消

    ①见《外科精要》。为何首乌之别名。②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金刚散之别名。各详该条。

  • 肛痈

    病名。《医门补要》卷中:“肛门四周红肿作痛……一处出脓者为肛痈。”证治同脏毒。见该条。

  • 出针

    指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出《灵枢·厥病篇》。又称引针、去针、发针、拔针、退针,俗称起针。金·何若愚在《流注指微赋》中指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参见出针法条。

  • 图经本草药性总论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

  • 完骨

    ①人体部位名。指颞骨乳突。《灵枢·骨度》:“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②经穴名。代号GB12。出《素问·气穴论》。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耳后颞骨乳突后下方凹陷处,与风府穴相平(《针灸甲乙经》)。布有枕小神经

  • 同人针灸

    见针灸全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