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感衄血

外感衄血

病证名。指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外感衄血之症,恶寒身热头疼身痛,鼻孔出血。”多因外感风热,或内有积热,外冒风寒,或太阳失表,热郁于经,阳明失下,热郁于里,或温病误用辛温,扰动经血所致。有表证而见发热口干头痛目暝者,均宜清解,方用羌活冲和汤桑菊饮丹皮茅根黄芩等。如阳明失下,多兼漱水不欲咽,治宜清下,用养营承气汤去归、朴,加丹皮、牛膝、茅根。温病误用辛温致衄者,治宜清血。用黄芩芍药汤犀角地黄汤加连翘玄参葛根、茅根之类。本证可见于风湿热、流行性感冒及多种传染病过程中。参鼻衄等条。

猜你喜欢

  • 奇邪

    ①留于大络之邪。《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②特殊的邪气。《灵枢·口问》:“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

  • 罗谦甫

    【介绍】:见罗天益条。

  • 莲心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即莲子心,详该条。

  • 梅花翳

    病证名。见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指黑睛生翳成片,状如梅花瓣者。参见翳条。

  • 真喘

    证名。即实喘。指声高气粗而长,以呼出为快的症候。多由外感六淫,痰火水饮等袭肺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真喘者,其责在肺。……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气犯之,则上焦气壅而为喘。气之壅滞者,宜清宜破也。

  • 张采田

    【介绍】:清末医家。字孟劬。浙江钱塘人。专门喉科,编著有《白喉证治通考》一书。

  • 汪天相

    【介绍】:见汪副护条。

  • 脾主中土

    脾属中央土。因其运化水谷精微,滋养脏腑器官、四肢百骸,故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在脏为脾。”《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张景岳注:“脾属土,土为万物之

  • 艳红纹

    指纹红而娇艳,主寒证(见《四诊抉微》)。

  • 酒积泻

    病证名。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又称酒积泄、酒积五更泄泻。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