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阴白色病变

外阴白色病变

病名。亦名女阴白色病变。外阴营养不良症。指女阴皮肤脱色变白,上皮角化萎缩或增厚粗糙,外阴搔痒,或伴有裂痛。属阴痒阴痛阴疮等证范畴。多因肝肾阴虚肝经湿热所致。若因肝肾不足,精亏血少,血虚化燥生风。症见外阴皮肤变白、干燥发痒、或兼皲裂、涩痛,带下量少。病理检查多为萎缩型。治宜滋阴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何首乌补骨脂女贞子旱莲草仙灵脾坤草;外用熏洗方:苦参、白藓皮、蛇床子红花大黄、补骨脂、何首乌、坤草、仙灵脾。若因肝经湿热下注,湿热侵入阴部。症见外阴剧痒,甚则痒痛,兼有溃疡、带下量多色黄、口苦、纳呆,病理检查多为增生型。治宜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兼以活血化瘀。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加苦参、白癣皮。外用熏洗方:三棱莪术、苦参、白藓皮、蛇床子、何首乌、补骨脂、坤草、大黄、龙胆草黄柏茵陈。此二型均可用电热熏熥法外用治疗。方药同前。

猜你喜欢

  • 酸浆水

    见《本经逢原》。即浆水,详该条。

  • 黄腻苔

    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厚,如鸡子黄涂罩舌上,多为湿热结于中焦,或热邪与痰湿互结所致。宜清热化痰燥湿。

  • 哺乳疳

    病证名。由哺乳失宜而成的疳疾。小儿长期缺乏营养,或乳食伤脾,均能导致脾胃积热,灼损津液而形成本病。症见形体消瘦,毛发痿黄易脱,面色黄黯,腹部胀大,时有潮热,皮肤松弛,囟门低凹,头骨不合等症。治宜健脾利

  • 小活络片

    即活络丹制成片剂,治症同。见活络丹条。

  • 半刺

    古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是指浅刺及皮,并迅速出针的针刺方法。以其所刺极浅,如常法之半,故名半刺。因肺合皮毛,故本法应肺而

  • 生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升登,详该条。

  • 霉疠新书

    外科病证专著。2卷。日本片仓元周撰于天明六年(1786年)。作者承袭其父治疗霉、疠之经验秘传,结合个人临证心得撰集成书,分乾坤两册,一为理疠,一为理霉,遵古法而增新意,故名为《霉疠新书》。现有日本天明

  • 经水

    ①喻人身经脉。《素问·离合真邪论》:“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②月经的别称。③《灵枢经》篇名。本文

  • 伤寒保命集

    见云岐子保命集论类要条。

  • 韩终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韩终采药诗》,唐慎微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曾予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