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便下血

大便下血

病证名。《证治准绳·幼科》:“大便下血者,是大肠热结,损伤所为也。脏气既伤,风邪自入,或蓄热,或积冷,或湿毒积于脾胃,或疳食伤脏腑,因兹冷热交击,疳湿互作,致动血气,停留于内,凝滞无归,渗入肠中,故大便下血也。”《张氏医通》:“小儿多因胎中受热,……或儿自食甘肥积热,或六淫外侵而成。粪前见血者,清胃散加槐米,粪后见血者,清胃散加犀角连翘。”热者,宜清血,用犀角地黄汤;病后元气下陷者,宜补气摄血,用补中益气汤

猜你喜欢

  • 尤生洲

    【介绍】:见尤乘条。

  • 金匮玉函要略方

    见金匮要略方论条。

  • 耳痔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多由肝、肾、胃三经湿火结聚而成。生耳孔内,或形如鼠乳,红肿微痛,不作脓,外无壅肿,但耳窍不通。治宜泻火除湿。可选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或硇砂散水调成糊状,用棉签蘸药点痔上。本

  • 芒针疗法

    是指用芒针深刺穴位的治疗方法。临床操作时,以右手持针柄捻转,左手持针体下压,缓慢进针至一定深度并出现较强针感时为止。刺激时如患者感觉不适,即应停针。腹部可直刺,腰臀及肘膝关节处宜斜刺,头面或腰背部应横

  • 中品

    《神农本草经》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详三品条。

  • 毓麟芝室痘疹玉髓图像注解

    见痘疹全书条。

  • 正副夹缚法

    骨折固定方法之一。见《疡医准绳》卷六。适用于四肢肌肉丰满处骨折复位后的外固定。正夹一般用杉树皮制成;副夹用竹片制成,均宽约二公分,厚0.2公分,长度视伤处而定。先将正夹疏排患处皮肤上,敷接骨药一层,用

  • 四开

    《奇效良方》:“四开四穴,合谷并行间。是穴手足共四穴。”后《针灸大成》等名为四关。参见四关条。

  • 足三阴经

    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其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经下肢及腹部而抵达胸部。《灵枢·逆顺肥瘦》:“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 羊石子

    出《本事方》。为羊外肾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