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介绍】:见汪宦条。
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即疮痘喘、惊风喘,虚肿喘、吐泻喘、下痢喘。为邪胜正衰,元气将脱的危象。
出《药性论》。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马蔺子,详该条。
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此名称始自宋代,相沿至今。
出《灵枢·经脉》。足背。
指血从腘窝(委中穴处)流出。《证治汇补·胸膈门》:“有膝脘后委中穴,搔之血出不止,谓之腘血。此肾与膀胱虚热也。”《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腘中出血不止,乃血虚者,宜十全大补汤。”参见肌衄、毛窍出
见《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之血。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