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湿邪在上焦卫分的方法。症见头重而胀、肢体痠重疼痛、口中粘腻、不口渴,苔白腻,脉浮濡等表湿证候,用扁豆花、竹叶、佩兰、苍术、藿香、陈皮、砂仁壳、生甘草等。
气功学著作。明朱载玮编。9卷。是内丹派南宗的丹经汇编。载有张伯端的《金丹四百字》、石泰的《还源篇》、薛道光的《还丹复命篇》、陈楠的《翠虚篇》、龙眉子的《金液还丹印证图》、白玉蟾的《指玄篇》、萧廷芝的《
丛书。①26卷本。汉·张仲景等撰述。明·赵开美校刻,初刊于16世纪末。全书包括张仲景《伤寒论》10卷,成无己《注解伤寒论》10卷,宋云公《伤寒类证》3卷,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3卷,共四种。②20卷本
嗣,指后代、子孙。广嗣即多子女。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栝楼反,详该条。
又名真产。即正常产。杨子建《十产论》:“妇人怀胎十月,忽腰腹作阵疼痛,相次胎气顿陷,至于脐腹痛极,乃至腰间痛重,谷道挺进,继之浆破血出,胎儿遂生,名曰正产。”
见《本草纲目》。为油桐子之简称,详该条。
书名。9卷(即《景岳全书》卷52~60)。明·张介宾撰。作者选录前人有关著作中的方剂,按其效用分为8类,称为补阵、和阵、攻阵、散阵、寒阵、热阵、固阵、因阵,共1456方。在各方之后,间附方义或按语。
《素问》篇名。大奇是比较《奇病论》扩大的意思。本篇专论奇难疾病的脉症,并指出从脉象的变化认识疾病的机理。文中还把各脏腑经脉精气不足而表现出的脉象及预后作了说明。
病证名。鼓胀之一。①指气机郁滞所致的鼓胀。《万病回春·鼓胀》:“中空无物,有似于鼓,小便短涩不利,其病胶固,难以治疗,用分消汤加减。……胁痛面黑是气鼓,加青皮去白术。”②指气虚所致的全身肿胀。《石室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