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始胚

猜你喜欢

  • 大方脉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一种,专门治疗成年人疾病。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宋代太医局,元、明、清太医院均设有此科。参见九科条、十三科条等。

  • 大天心

    推拿穴位名。又名上天心。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额上。《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上天心者,大夫心也,在天庭中,小儿病目,揉此甚效,以我大指按揉之。眼珠上视,往下揉;眼珠下视,往上揉;两目不开,左右

  • 辨疮肿

    疮疡诊法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肿为疮疡常见的局部体征之一。由邪郁经络,气血凝滞而成。若红肿高突,根盘收束,焮痛色赤,势急变速,属实属阳,病浅易愈。若不红不痛,平坦散漫,或坚硬难溃,头面手足虚浮

  • 月候不调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棠林子

    出《本草图经》。为山楂之别名,详该条。

  • 沉翳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沉翳内障。详该条。

  • 青霞医案

    书名。1卷,清·沈登阶撰于1892年。书中多连续治疗的医案,便于读者掌握治疗疾病的全过程,但沈氏论治及分析予后尚有可商之处。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

  • 鬲偏枯

    古病名。鬲,否鬲之意。因气血俱病,否鬲不通,而致半身不遂。《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类经·脉色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 润肺汤

    《不居集》上集卷十七方。贝母、天花粉各二钱,桔梗一钱,甘草五分,麦门冬、茯苓、橘红各一钱五分,生地黄三钱四分,知母七分,生姜三片。水煎服。治肺经燥痰,痰涩而难出,上气喘促,洒淅寒热,面白脉涩。

  • 太医院照磨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1322年(至治二年)只设2人,并兼管架阁库的收发物品工作。官阶正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