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婴孩寒热

婴孩寒热

出《本草纲目》。指婴孩恶寒与发热同时或先后出现,及寒热往来而言。一般外感初期均有恶寒现象,继即发热。有发热与恶寒并见,有热重寒轻,有热轻寒重,均为表证。外感不论伤寒温病,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有表证治应解表。表寒辛温解表,如麻黄汤荆防败毒散表热辛凉解表,如银翘散桑菊饮。寒热往来属少阳经证,常伴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等症,用小柴胡汤和解,不可妄用汗、吐、下。

猜你喜欢

  • 食疗

    又称食治。根据食物不同的性味,作用于不同脏器,而起着调理和治疗的作用。《备急千金要方》有食治门,搜集《内经》至唐代以前用食物治疗疾病的记述,为著名食疗专辑之一。

  • 粉葛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

  • 肉桂散

    即黑神散第一方,见黑神散条。

  • 潘本初

    【介绍】:见潘文源条。

  • 天柱骨

    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 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之简称,详该条。

  • 最新实习西法针灸

    见西法针灸条。

  • 坚者削之

    治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腹内坚硬有形一类病证(癥瘕、痃癖等),可用攻削的方药治疗。如鳖甲煎丸之类。

  • 千金要方

    见备急千金要方条。

  • 火郁喘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火邪内郁所致的气喘。多由邪热内郁,肺气壅遏不宣而成。症见喘促、厥逆、神情闷乱等。《医贯·喘》:“又有一等火郁之证,六脉微,甚至沉伏,四肢悉寒,甚至厥逆,拂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