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性感觉病
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详该条。
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KI17。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高曲。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2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另说在脐上1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1寸,旁开1
人体部位名。指足跟部。《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结于踵。”
由于阴邪过盛,导致脏腑气化失常,血脉凝滞或机能衰退,出现水气、痰饮或肿胀等寒性病症。《素问·调经论》:“阴盛生内寒奈何?……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
参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条。
将几种推拿基本手法综合在一起,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同时进行复合性的操作。如总收法、宽喉法等。
出《灵枢·经别》。即手太阳经别,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膏脂与粱米。泛指肥甘美味食物。《素问·生气通天论》:“高(膏)梁(粱)之变,足生大丁(疔)。”
指大便干燥和小便赤涩的病证。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病因由于小儿乳食停滞,郁而生火,火热上熏心肺,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移于小肠,故小便赤涩不畅;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移于大肠,故大便秘结不行。
病名。出《医宗金鉴》六十八卷。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