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常有余

心常有余

指小儿心气较盛,易为痰火邪热所扰动而出现心经实热的病证。为小儿病理特点之一。心为火脏而主神明,小儿神识未充,心志未定,易为喜怒惊惧等情志所刺激而扰动心气,引致心火炽盛或痰热蔽阻心窍而出现神昏惊厥等心经实热病候。小儿又禀纯阳之体质,外感诸邪易于从阳化热,火热每挟风痰上犯心神,亦易致神昏痉厥诸心经实热病证。此外火邪熏迫,易致小儿丹瘤癍疹、熛疮虫疥诸疾,这些外科痰患亦常致血分热毒内陷心经,引起神昏愦乱等病候。明·万密斋有鉴于此,故提出“心常有余”之说,作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以指导儿科疾病的辨证论治

猜你喜欢

  • 疠风小便不利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因服燥药而致者,服四物汤加炒黄柏、知母、甘草以滋阴血;若小便频数而黄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山药、麦冬、天冬、五味子以滋化源。

  • 经行浮肿

    病证名。亦名经来浮肿、经来遍身浮肿。指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头面四肢或遍身浮肿的病证。多由脾虚、肾虚、或气滞血瘀所致。若因久居湿地或经期冒雨涉水、湿气内侵或饮食劳倦伤脾,经行时阴血注于冲任,气随血

  • 岭南卫生方

    方书名。3卷。元·僧人继洪辑(或题为“宋·李璆、张致远原辑”者,系讬名)。本书主要辑录宋、元时期医学著作中有关我国岭南地区(今广东等地)多发病瘴疟等证治的资料。此外还记述了“蛊毒”、药毒及杨梅疮等病的

  • 六脉

    ①三阴三阳经脉。《素问·阴阳类论》:“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②六种脉象。《难经·四难》:“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③两手寸关尺三部脉的合称(见《脉经》)。

  • 水宗

    指肾精。《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解精微论》:“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

  • 牛皮癣

    病名。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因患处皮肤厚而且坚,如牛领之皮,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九。由风湿热毒蕴郁肌肤所致;或因营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成;与情志失调亦有一定关系。大多发于颈项处,亦可发

  • 枣花白陷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花翳白陷。详该条。

  • 亡阳汗

    证名。即阳气欲绝之汗多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亡阳汗者,……每每病笃虚极之人,多有头面汗淋,口鼻俱冷,而手足青色,气促不止者,急宜温补以追欲绝之阳。”参亡阳条。

  • 半边伞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 素女经

    房中类著作。成书年代及作者均不详。首见唐·甄权《古今录验方》所引,唐·王焘《外台秘要方》转录。书中通过黄帝与素女、高阳负问答形式,主要叙述房中禁忌及四时补益等内容。《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素女秘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