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热

心热

泛指心的各种热性病证。又称心气热火气通于心,而心主血脉,藏神,故心气亢盛多表现为火热之证,影响神志及血脉。症见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喜笑不休或神志昏愦,面红,口渴小便黄,舌红,脉数等。治以清心泻火为大法。《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颜先赤。”又:“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小儿药证直诀》:“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证治准绳·幼科》:“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哕,或壮热饮水,巳午时益甚,宜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猜你喜欢

  • 癖黄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气水饮停滞结聚成癖,因热气相搏,则郁蒸不散,故胁下满痛,而身发黄,名为癖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治癖黄用半夏散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 扑蛾痧

    病名。痧证之一。《痧症全书》卷中:“痰涎壅盛,喘急如锯,痛若喉蛾,但喉蛾内肿胀,痧只痛而无肿胀,形若急喉风,但喉风痛而不移,痧痛则无一定,且痧有痧筋可辨也。”《病源辞典》谓:多由热壅肺胃,痰涎壅盛,或

  • 紫遍舌

    全舌呈浑紫色。此舌可见于酒后伤寒,或伤寒用葱酒发汗致酒毒入心,或见于肠原性青紫症。前者宜清热透邪,兼解酒毒;后者宜温中理气,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见《伤寒舌鉴》)。

  • 手少阴之正

    出《灵枢·经别》。即手少阴经别,见该条。

  • 牛乳汤

    《世医得效方》卷六方。荜拨二钱,牛乳半升。同煎减半,空腹服。治气痢,泄如蟹渤。

  • 下注疮

    病名。①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三。多由外受风湿毒邪,荣卫凝滞所致。发于小腿前面,患处肿胀,破则脓水淋漓,如水之注,缠绵难愈。相当于小腿湿疹。治宜疏风解毒祛湿。内服萆薢渗湿汤,外敷青黛散。②湿毒疮的又

  • 六经厥

    太阳厥,阳明厥,少阳厥,太阴厥,少阴厥,厥阴厥之总称,出《素问·厥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经云,厥者逆也。有寒厥,有热厥,有六经厥,有尸厥。……六经厥者,头重,足弱,发为瞑仆,名太阳厥。

  • 山萸肉

    见《小儿药证直诀》。为山茱萸之处方名,详该条。

  • 乳子脉

    乳子,吮食母奶的婴儿,乳子脉即婴儿的脉象,见《景岳全书·脉神章》。三岁以下的婴儿,其诊脉方法有不同于成人之处:一般以一息八至为平;诊脉只候其脉象,一般不分别其寸关尺部位;脉象以浮沉候表里、迟数候阴阳寒

  • 五色油丹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五色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