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
即转筋。详该条。
即转筋。详该条。
病名。指腮部之漏疮。即骨槽风之别称。详该条。
书名。1卷。清·李纪方撰。编于1882年。书中将白喉分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症等三大纲,并对白喉的诊治、兼证、坏证、妇人白喉、小儿白喉,分别介绍其治疗方药及针灸等。内容简要,切于实用。解放后有排印本(
【生卒】:1196~1280【介绍】:金元时针灸学家。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后人有称为太师者。广平肥乡(今河北肥乡)人。在蔡州(今河南汝南)遇名医李浩,学习铜人针法,学成后回到原籍,从事医疗和教授
见幼科发挥条。
【介绍】:见胡宪丰条。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方。黄芪(盐水炙)二钱,熟地黄(酒拌)、人参、茯苓、炙甘草各五分,芍药(炒)、川芎、官桂、远志(去心,炒)、当归(酒拌)各八分,麦门冬(去心)五分。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食
见《传信适用方》。为草果之处方名,详该条。
丛书名。5卷。明·彭用光编。刊于1549年。卷1~2《太素运气脉诀》;卷3《叔和脉诀》;卷4《十二经络脏腑病情药性》;卷5《试效要方并论》。其中《太素脉缺》收罗较全,然颇多糟粕。《试效要方》所选方剂,
病证名。《喉科心法》:“其人平日常有齿痛舌痛,牙缝出血,咽干喉燥,耳鸣,盗汗,梦遗,夜热夜咳之症。偶然受热,或食热物,或犯房欲,即咽喉痛,红肿,或红甚而不肿,夜甚于昼。脉洪数,或细数,由肾中真阴亏损故
指纹红而娇艳,主寒证(见《四诊抉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