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掩脐法

掩脐法

通利二便的方法。用连须生葱、生姜淡豆豉食盐,同捣烂,作一饼,铫子烘热,掩肚脐,以帛扎定,良久气通,二便自利。用于中下二焦积热,大小便秘(《幼幼集成》)。

猜你喜欢

  • 痘疹玉髓图像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 胎前用药三禁

    古人对胎前用药提出的禁忌。指不可过于发汗、攻下、利小便,将此列为三禁,以免损伤胃气及胎元。因过汗亡阳伤气,过下亡阴伤血,过利小便损伤津液。临症时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

  • 费友棠

    【介绍】:清代医生。字山寿。笠泽(今江苏吴江)人。辑《急救应验良方》(1872年刻行)、《急救痧证全集》(1883年刻行)等书,主张用针灸法治疗痧证及急证。

  • 至宝三鞭丸

    南宋宫廷御用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鹿鞭、海狗鞭、蛤蚧、海马、广狗鞭、鹿茸、人参、青花桂、沉香、龙骨、阳起石、覆盆子、补骨脂、桑螵蛸、菟丝子饼、远志、淫羊藿、蛇床子、牛膝、川椒、白芍、当归、冬术、茯

  • 枳朴香砂汤

    《症因脉治》卷四方。枳壳、厚朴、香附、砂仁。水煎服。治气结腹痛,心腹胀满。

  • 钱经纶

    【介绍】:清代医家。字彦腥。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年间(1662~1723年)名医,撰有《脉法须知》一书(1853年刊行)。

  • 熊戏

    导引法,系模仿熊的动作的一种体操健身活动,最早见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庄子》:“熊经鸟伸。”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也有熊的摹仿动作,亦称熊经。《后汉书·华佗传》始列入五禽戏中,但无动作

  • 侠承浆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下颌部,承浆穴外开1寸,当颏孔处。布有面神经,颏神经和面、颏动、静脉分支。主治黄疸,面瘫,齿痛,唇口疔疮;以及齿龈溃烂,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

  • 星术丸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白术一两,天南星、青皮、陈皮各三钱。为末,煮糊为丸。治茶积,面黄,胸膈或空或胀。

  • 痫证

    病名。是一种发作时常有意识障碍,肌肉痉挛,感觉和行动异常的病证。多因小儿形气未充,神志未定,如被惊恐,或风邪外感,或痰热、食积所伤而引起;亦有由于妊母受惊,得之于先天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