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丑时。《灵枢·病传》:“冬鸡鸣。”张景岳注:“冬之鸡鸣在丑,阴之极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参见十二时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腧穴学概论》。即肠遗,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偏脑疽。见该条。
古刺法。出《素问·缪刺论》,又称交经缪刺,指左侧有病取右侧穴,右侧有病取左侧穴的交叉刺法。本法与巨刺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巨刺刺经,缪刺刺络。临床一般以浅刺井穴和呈现郁血的络脉为主。用以治疗络脉的病变。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狗肝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杜鸿渐条。
书名。3卷。张山雷撰于1917年。卷1中风总论;卷2内风脑神经病之脉因证治;卷3古方平议。书中以中医理论为主,参照西医学说,对中风病的辨析与治疗论述颇详。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1933年重订本印行
【介绍】:清代医家。字应雄。东川(属四川)人。长于推拿术,撰《推拿广意》(后经陈紫山重订)。以图解讲述诸穴脉,并附歌诀;列述诸病证及推拿法的应用方,包括手术外治、内服药等,流传较广。
亦称湿郁热伏。因湿邪阻遏而致热不能宣散透发的现象。表现为身热不扬、午后热高、汗出而热不退、神疲、头重、胸闷腹胀、厌食、小便黄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等。
病名。即上消。《证治要诀·三消》:“上消消心,心火炎上,大渴而小便多。”“消心之病,往往因欲饮食过多,及食啖辛热,饮引既多,小便亦多。当抑心火使之下降,自然不渴,宜半夏泻心汤。”参见上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