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湿痰证之一。《症因脉治·内伤痰症》:“湿痰之症,身或热或不热,体重足痠,呕而不渴,胸膈满,时吐痰,身体软倦,此内伤湿痰之症也。”多因脾胃阳虚,水液停留,生湿酿痰所致。治宜理脾燥湿为主。如二陈平
骨名。又名扶桑骨。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后方,颧骨弓上方部位。
古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滑则病肺风疝。”《类经》卷十七:“滑实则君火为邪,故乘于肺,病在气也。”参见风疝条。治疗可酌加疏风清热之药。
【介绍】:清代医家。字止轩。曲阿(原属江苏丹阳)人。采历代诸家有关论述,纂辑《疟疾论》一书(1897年刊行),为辑述疟疾较为全面的专书。
书名。清·王泰林撰。原系抄本,经周小农整理校正刊行。本书概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常法,内科杂病、妇科病证治。详辨各证寒热、虚实,内容简要,颇有见解。解放后经北京中医学院整理,改名为《医学刍言》(中医临证指
【介绍】:见叶霖条。
经穴名,代号GB2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膊井、肩解。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拼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并
证名。呼吸短促。多属虚证。《罗氏会约医镜》卷九:“促者,即经之所谓短气者也。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似喘而无声,亦不抬肩,劳动则甚,此肾经元气虚也。盖肾为气之根,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阴亏损,则精不化气,下
证名。指手足自觉麻木不适感。见《寿世保元》卷五。又名手足麻木。多因四末气血不充,荣卫不通,或兼寒湿、痰血凝滞经络所致。《古今医案按·麻木》:“麻木多在于手足者,以四末道远气馁,则卫行迟而难到也,故麻不
见《丹溪心法附馀·盗汗》。阴汗之一种。详阴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