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闭

气闭

①病证名。癃闭之一。指气虚气滞而使小便不通。《景岳全书·癃闭》:“气闭证当分虚实寒热而治之。凡气实者,气结小肠膀胱之间而壅闭不通,多属肝强气逆之证,惟暴怒郁结者多有之,宜以破气行气为主,如香附枳壳乌药沉香、茴香之属,兼四苓散而用之。若气陷于下,药力不能骤及者,当即以此药多服探吐以提其气,使气升则水自降也。有痰气逆滞不通者,即以二陈汤六安煎之类探吐之。有热闭气逆者,即以大分清饮探吐之。有气实血虚而闭者,用四物汤探吐之。”又:“凡气虚而小便闭者,必以素多斫丧或年衰气竭者,方有此证,正以气有不化,最为危候,不易治也。然凡病此者,必其有渐,但觉小便短少或便时费力,便当留心速治,若待其剧,恐无及也。但治此者,亦当辨其脏气之寒热,若素无内热之气者,是必阳虚无疑也,或病未至甚,须常用左归、右归、六味、八味等汤丸。……若气虚下陷,升降不利者,宜补中益气汤主之,或即用此汤探吐之最妙。”内热不堪温补者,宜补阴化阳,用化阴煎等方。参癃闭、小便不利等条。②指便秘由气滞所致者。《金匮翼》卷八:“气闷者,气内滞而物不行也。”闷通闭。《诗·鲁颂》毛传:“閟,闭也。”参便秘条。③病理名词。指气机阻滞的一类病症。《兰台轨范·厥门》:“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

猜你喜欢

  • 叶志诜

    【介绍】:清代医家。字东卿,湖北汉阳人。注重养生学,通针灸、经络之学。辑刻多种医书,统称《汉阳叶氏丛刻医类七种》(1850年),包括《神农本草经赞》、《观身集》、《颐身集》、《绛囊撮要》、《信验方录》

  • 外因

    病因分类之一。一般指外感六淫之邪。参三因条。

  • 精神意识活动的一部分。《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肝藏血,血舍魂。”《类经》:“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说明精神活动以五脏精气为基础,具体指出魂与肝血的关系。由于肝不藏

  • 饮食三化

    三化,指火化、口化、胃化。火化,指食物烹煮熟烂,即食物由生到熟的烹调加工过程;口化,指食物在口腔内的咀嚼过程;胃化,指食物蒸变传运、在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见曹庭栋《老老恒言》引《华佗食论》。

  • 乳吹

    病名。《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胎前二乳肿痛,身发寒热,名乳吹。”即妊娠乳肿。详该条。

  • 肾阳不振

    一般多指阳萎症的病机。证治同肾阳虚,详该条。

  • 产后疸症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多因产后气血更虚,风寒湿邪乘虚入胆,郁而化热,蕴蒸胆汁,泛溢肌肤,皮肤色黄,甚者目黄,尿黄如茶汁者,治宜加减阴疸汤(人参、柴胡、白芍、甘草、干姜、半夏、党参)。阳亏者加桂附

  • 睁光瞎

    病证名。又名睛光瞎。为外眼无特殊改变而目盲者之俗称。参见青盲、暴盲等条。

  • 足太阴疟

    病名。指疟发于足太阴者。《素问·刺疟篇》:“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盖以脾喜乐,病则否,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

  • 湿痰痿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发于体肥之人,因湿痰客于经脉所致。《张氏医通·痿痹门》:“痿,属湿痰者,手足软弱,脉沉滑,兼腰膝麻木,或肿。”治宜燥湿化痰为主。《丹溪心法·痿》:“湿痰,二陈汤加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