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疫全书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
病名。见《坤元是宝》。即恶阻。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出清·吴鞠通《解儿难》。小儿食伤脾胃之阳,呕吐、腹泻引起津液枯竭,经脉失养而致发痉,亦有脾肾阳虚而致者。治以调理脾胃为主,用参苓白术散之属;脾肾阳虚者,用理中汤加丁香、肉桂、肉果
病名。见《外科正宗》。系脾经蕴热所致。症见睑缘生出小泡,渐长如菌状,头大蒂小,不痛不痒,甚者眼翻流泪,视物受障,经久不愈。治宜清脾泻热为主。用清凉圆煎水外洗,内服凉膈清脾饮加减。尚可酌情手术治疗。
病证名。见《寿世保元》卷八。多由风邪或虫蚁咬伤而致。症为骤然阴囊肿痛。可用蝉退半两煎水外洗,内服五苓散、灯草煎服。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头临泣条。
出南北朝《公羊传》。又名孪生、孖生、双产、骈产、釐孳、健子。指一胎生二婴。
病证名。见《医门补要》卷中。多因脾伤不能约水,下注于囊所致。症为阴囊、阴茎肿胀明亮。治宜健脾、益气、行水。可用四君子汤加黄芪、泽泻、猪苓等。若发生在老人或久病者,多属难治。
有浮络显露部位的腧穴。《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络俞,见血而止。”
见《本草推陈》。即青蒿蠹虫,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