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轻,指病邪浮浅,病位在表;扬,宜扬发散。指对轻浅的病证,宜使用发散宣扬的治法,顺病势向外发泄。例如外感初起,病邪在表,用解表法使之汗解。
九积之一。指食肉过多而成积滞者。《儒门事亲》卷三:“肉积,瘤核疠,腻粉,白丁香,砭刺出血,甚则硇砂、信石。”《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食肉过多成积,腹多膨胀,泄泻疼痛也。宜楂肉、阿魏、硇
病名。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灵枢·邪气脏府病形篇》:“若鼻息肉不通。”病名曰“息”,古来有两种解释:①《说文解字》认为:“息者,身外生之也。”这是认为鼻中赘生乃身外之物。②《圣济总录》一百十六
简称五恶。指五脏各易为某一淫邪所伤,故各有所恶。《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详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各条。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小儿百日内以及二、三岁皆有发者。发时满口白膜、黄膜,涎盛面黄,牙内有白点。”多由胎毒未清,痰热上冲所致。治宜清余毒、泻痰热。可选用导赤散、泻心汤、黄连温胆汤等加减。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光慈菇之简称,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黄芩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泛指因疮毒邪盛正虚,或失治、误治,致使毒邪内攻,扰及心营所致。证见心中烦乱,神昏,或恶心欲呕等。相当于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治法参见疔疮走黄。
【介绍】:见张锡驹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头眩》。又称晨晕、晨运。指眩晕常发生在清晨者。多因阳虚及痰浊固结所致。详阳虚眩晕、湿痰眩晕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