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子壳
见《山东中药》。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常见经济植物》。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见应候条。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方。黄芩、炙甘草各二两,人参、肉桂各一两,苦参、茯神各五钱。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煎服。治肝胆俱虚,热气上熏,口中常苦。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妇血气未充,或食面太早,毒结肠胃,或内积尤烦,外伤燥热,过食辛甘、炙煿发气之物,以致胸膈痞闷,见于上则口干咽苦,宜清心莲子饮。”
同大趾。《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主脾所生病者……足大趾不用。”
方书名。4卷。旧题孙真人著,实系托名之作。撰年不详,1914年曾予刊印。本书分为头面,耳目、口鼻、喉舌齿牙、身体、四肢、胸胃心腹、杂症、妇女、胎产、小儿、痘疹、痈疽疮毒及中毒急救等类,各类病证分别汇选
证名。指因酒伤所致的哮喘。属虚哮范畴。《类证治裁》卷二:“治虚哮,用麦冬三两,桔梗三钱,甘草二钱。……酒哮,加柞木三钱。”参见虚哮条。
出《桂海虞衡志》。即黄皮果,详该条。
【介绍】:见姚浚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