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隐居备急海上方
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
见助道方服药须知条。
病证名。指脾气、脾阳不足所出现的证候。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脾虚寒病,泄泻,腹满,气逆,呕吐,心烦不得卧,肠鸣,虚胀,饮食不消,劳倦,虚羸,喜噫,四肢逆
见《四川中药志》。为铁树花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中药志》。为海风藤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草药》。为假蒟之别名。各详该条。
气功学著作,唐·司马承祯著。本书包括导引、符水、服药、慎忌、五脏、疗病、病候等部分,论述以气功为主的卫生医疗技术及辟谷服药之方。认为“吸引晨霞,攴漱风露,养精源于五脏,导荣卫于百关,既祛疾以安形,复元
【介绍】:明末清初医生。字元素。钱塘(今杭州)人。南京太医院医士,公元1656年寓居嘉兴。著名文学家朱彝尊间访之。李氏撰注《本草经》,多有新义。如认为吉贝子不宜久服,娓娓数百言。朱妻病热20余日,诊为
脉学著作。①宋·崔嘉彦撰。又名《崔氏脉诀》、《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1卷。撰年不详。作者鉴于脉理难明,“非言可传,非图可状”,遂以较通俗易晓的文笔,以四言歌诀的形式阐述脉学义理,便于初学者习诵。
【介绍】:见黄序条。
古病名。见《时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病名。见汪嘉谟《胎产辑萃》。即枯胎。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仲春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