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灸法秘传

灸法秘传

书名。1卷。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刊于1883年。内容有正面(穴)图、背面(穴)图、指节图、灸盏图、灸药神方、灸法禁忌、应灸七十症(为中风、尸厥等病的灸法取穴)。书末由刘国光氏附入太乙神针方及雷火针法。本书论述简要。书中介绍了一种将特制的药艾放入银质的“灸盏”中进行灸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但书中的人神禁忌部分具有明显的唯心色彩。

猜你喜欢

  • 赤白游风

    病名。见《保婴撮要》卷十二。多为脾肺燥热,或表气不固,风邪袭于腠理、风热壅滞,营卫失调所致。滞于血分则发赤色,名赤游风;滞于气分则发白色,名白游风。临症常突然发作,游走不定,皮肤光亮、浮肿,形如云片,

  • 小儿心痛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上腹胃脘部的疼痛。吮乳口气冷者,为冷心痛,治宜温经利气为主,参见小儿心腹痛条;吮乳口气热者,为热痛,用金铃子散。亦可针刺内关、灸膻中。

  • 蒲黄草

    出《经效产宝》。为香蒲之别名,详该条。

  • 走阳

    病名。①性交时精泄不止之症。《医宗必读·遗精》:“更有久旷之人,或纵欲之人,与女交合,泄而不止,谓之走阳。”治宜益气回阳。用独参汤、参附汤等方。②遗精之俗称。详遗精条。

  • 惊疳

    见《婴童百问》。即心疳。见该条。

  • 土喜温燥

    借用五行学说以说明脾的生理特点。脾主运化,温燥则运化健旺,吸收正常。若水湿过盛或过食生冷,就会损伤脾阳,影响脾运;脾虚不运又会形成湿浊内停,导致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病症。

  • 肾虚自汗

    自汗证之一。《证治汇补·汗病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卷二十:“肾虚自汗,夜热骨蒸。”治宜滋肾以固封藏,可用都气丸、五味子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 外勾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东医宝鉴》作外丘。即伏兔,见该条。

  • 外三合

    气功术语。见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 发惊

    病证名。即小儿惊。出《诸病源候论》。详小儿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