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即瘖。详见瘖条。
见《本草蒙筌》。即浮小麦,详该条。
见急救仙方条。
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腧穴,见该条。
痰证之一。见《泰定养生主论》。即酒痰。详见该条。
五不男之一。古时男子阴茎被割以至不能生育者,称之为犍。参见五不男条。
书名。1卷。清·罗定昌撰于1882年。本书仿《伤寒论》体例,分十二经记述疾病症治。各经症治先论脉络,次论病情,后论方药,辨明寒热虚实,再列古今治验、方药及其加减。所列方剂注明出处,但大多录自《伤寒论》
【介绍】:明代医家。字国信。萧山(今浙江萧山)人。平时注意搜集禁方,著有《伤寒要约》、《伤寒要格》,均佚。
病名。出《肘后方》卷五。又名多骨疽、朽骨疽。《外科精义》卷上:“夫附骨疽者,以其毒气深沉,附着于骨也。”本病可发于全身骨骼。初起多见寒热往来,病处多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继则筋骨疼痛如锥刺,甚至肢体伸屈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坏疽漏。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