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幼科》集二。即泻青丸,见该条。
见《西藏常用中草药》。为佛指甲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药物出产辨》。为石斛之别名。②出《吴普本草》。为荩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古病名。指痰水积聚胸膈而结实不消者。《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痰水积聚,在于胸府,遇冷热之气相搏,结实不消,故令人心腹否满,气息不安,头眩目暗,常欲呕逆,故言痰结实。”一名膈痰。参见膈痰、痰证条。
出《摘元方》。为茄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即鼻息肉、鼻菌、鼻痔。详各该条。
气功功法。模仿大雁动作姿态及生活习性而编练的一套动功功法,又称大雁六字功。由沈鹤年编创。共分七节,主功为大雁起落。“六字”的六节分别为:肝功,前后展翅;心功,抱颈颠顶;脾功,托天降地;肺功,大雁拍水;
医案著作。8卷。清·沈源编辑。刊于1786年。编者搜罗医书及笔记、小说中有关疑难、怪疾等治案四百余条,按头、目、耳、鼻等人体各部位记叙,编者间或加入按语,阐明医理。其中杂有一小部分传奇式病案,须予分析
肥腻浓厚的食物。长期多食,不但损伤脾胃,还会发生痰热和疮疡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