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疮疡辨脓

疮疡辨脓

辨证方法之一。出《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历代外科医著,论述疮疡辨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①辨疮肿内有脓无脓:凡疮疡患者,脉紧数或迟,患部微红坚硬,按之痛不甚,不引手,为脓未成;脉数,患部发热,按之疼痛引手,为脓已成。②辨脓深浅:若肿块高突,中有软陷,皮薄,焮热发红光亮,轻按便痛而引手,为脓浅;漫肿坚硬,皮厚不光亮,指按隐隐软陷,微热,重按方痛为脓深。③凭脓液的质、色、气、味辨别毒邪盛衰、正气强弱:脓色黄白或如桃花,质稠,明净而润泽微腥为顺,表明正气足;脓色晦暗污浊、质稀、味腥秽恶臭为逆,表明毒气盛,正气虚

猜你喜欢

  • 医林纂要探源

    综合性医书。10卷,清·汪绂辑于1758年。作者集诸家医书分类编辑而成。卷1医源,共47条,阐述阴阳五行,脏腑部位功能,脉象;卷2~3分析药性680余味;卷4~10选辑方剂630余首,以张仲景、李东垣

  • 热漏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血漏。见血漏条。

  • 黑干通尖白舌

    舌边白厚,中央有黑干苔通向舌尖。为脏腑实热炽盛之候,症见大热、大渴、烦躁谵语、便闭、咽干,宜白虎、承气合用,清热解毒攻下(见《伤寒舌鉴》)。

  • 中医外科学

    书名。上海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用中医的理论比较系统地归纳了中医外科学(包括皮肤病、痔漏、瘿瘤等病在内)的基本内容。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化州陈皮

    见《本草从新》。为化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 薛时平

    【介绍】:元代医家。撰有《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

  • 肺疽

    病名。《圣济总录》作肺瘅。指饮酒伤胃吐血。《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肺疽者,或饮酒之后,毒满闷吐之时,血从吐后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医钞类编》卷七:“仲景云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

  • 草蜜

    出《本草拾遗》。为刺蜜之别名,详该条。

  • 秘传推拿妙诀

    推拿专著,又名《小儿推拿秘诀》。2卷。明·周于藩辑注,书成于1612年。后经清·钱汝明(1776年)予以参订重刊。上卷为诊法及手法总论;下卷列诸病症状及其推拿治法的处方、推拿穴位图、手法图等。书后附有

  • 察病指南

    诊断学专著。3卷。宋·施发撰于宋·淳祐年间(1241~1252)。本书取《内经》、《难经》、《甲乙经》及有关脉学,诊法论著参互考订,求其明白易晓、切于实用者分门别类编纂而成。内容以脉诊为主,脉象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