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寒膈之为病,心腹胀满,咳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食不消,不能食肥。”参见五膈条。
【介绍】:见郑宏纲条。
病名。又名唇口疽。《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唇疽生于上下唇,寒热交争毒气生,紫硬时觉木痛甚,脾胃积热乃其因。”治法:初起邪毒偏表者,宜散而消之,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若渐长大而里热盛者,宜清而消之,服内疏黄
证名。指眼珠从午后至午夜作痛的证候。《眼科纂要》卷五:“午后痛(自午)至亥(交子)始能停,此须补火回阳,后服柳红丸”。参见目痛条。
宋代医官。原籍河南开封,后迁江西永丰。宣和年间(1119~1125)授翰林,升太子赞善。通医术,曾治愈太子及宫妃疾病,皆有效验,授太医院使,统天下郡、州、县、市、村镇之医。文天祥赞曰:“邓氏儒医两全。
用活血药或结合理气药以祛除瘀血的治法。详祛瘀活血条。
书名。又名《汉医讲义录》。朝鲜族李常和著于1941年。全书共四册。第一册论述民族医学的基础理论;第二、三、四册论述了内、外、妇、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1945年间岛医药协会出版。
《疡医大全》卷十六方。①五倍子(用六安茶泡汁温浸,滤去茶汁,再用糟坊白药丸为末拌匀,放磁器内密封,放暖处候生白毛为度,晒干,筛净白毛)十两,儿茶、甘草各二两,薄荷叶、乌梅肉各一两。为末,梨汁为丸,龙眼
内痔疗法之一。适用于2、3期内痔。操作同单纯结扎法。所不同者是在结扎痔核后,再注射10%明矾液或内痔枯萎液,并压榨该痔核使呈薄片状,术后处理同单纯结扎法。
【介绍】:清代医家。字毓礼。黎水(属河南)人。辑有《痢疾论》一书(1752年刊行),采集历代诸家论述,列述辨证、治法、方药,论述亦颇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