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间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

病证名。指在两次月经之间,即细缊之时,有周期性出血,血量少于正常月经量,或伴轻微腹痛、腰痠的病证。亦称经间出血。常因肾阴虚湿热血瘀所致。因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伤肾,肾阳不足精血亏损,于絪组之时、阴虚火伏、阳气内动,损伤阴络冲任不固致出血者,症见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红、无块,腹不痛,头昏腰痠,大便结,小便黄,治宜滋阴止血。方用两地汤二至丸;若宿有湿热,蕴伏下焦,絪缊之时,阳气内动,引动内热,热伤冲任致出血,症见出血量少或多,色红质粘腻或兼赤白带赤带。神疲乏力,骨节痠楚,胸闷纳呆,治宜清热除湿止血,方用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去当归阿胶、加小蓟茯苓薏苡仁苍术;若胞脉宿有瘀滞,经间期阳气内动,血因瘀滞不得流通,损伤胞络,致出血,症见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黑有血块,小腹两侧刺痛,治宜化瘀止血,方用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

猜你喜欢

  • 癞蛤蟆

    见《吉林中药手册》。为蟾蜍之别名,详该条。

  • 肺志忧

    忧为肺之志。忧虑的情绪与肺有关,所以过度的忧虑可能损伤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在志为忧。”

  • 白道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白道和黄道的交角平均为5°9′。

  • 唇四白

    口唇四周。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详唇条。

  • 幼科要略

    书名。2卷。清·叶桂撰于十八世纪中期。本书对小儿的一些杂病如伏气、风温、夏热、厥逆、疳、胀、痧疹、惊等的辨证和方药作了简要的叙述。后经周学海补注增订,辑入《周氏医学丛书·二集》中。

  • 雷公头

    见《本草纲目》。为香附之别名,详该条。

  • 延寿果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 清海丸

    《傅青主女科》卷上方。熟地黄(九蒸)、白术(土炒)、白芍药(酒炒)、玄参、桑叶各一斤,山茱萸(蒸)、炒山药、牡丹皮、地骨皮、沙参、石斛、麦门冬各十两,炒五味子、龙骨各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 胆黄

    ①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体上黄绿色,胸中气满,或硬,不下饮食,此是胆黄。”治宜用灸烙法或用黄芩汤。参见黄疸有关各条。②指惊恐胆虚而致的黄疸。《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胆黄者,面色青

  • 当脐痛

    病证名。《张氏医通·腹痛》:“当脐痛为肾虚、任脉为病,六味丸加龟板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此为本虚受寒,小建中汤和之。”本证亦可由虫积引起。参见脐中痛、虫积腹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