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医官
①宋代翰林医官院医官职称,系一般下级之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②辽时医官的名称。
①宋代翰林医官院医官职称,系一般下级之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②辽时医官的名称。
指头部七窍及前、后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马莳注:“头有七阳窍,下有二阴窍,人身止有此九窍耳。”
①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竹叶椒之别名。②见《岭南草药志》。为鹰不泊之别名。各详该条。
解剖名。见《审视瑶函》。又名上胞、上睥。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其上界为眉,下界为上睑之眼弦。参见眼睑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尚之,又字漱泉。江苏金山人。世医出身,初为太学生,三试不第,遂弃科举,继承家业为医。博通经史百家、天文历算,所辑《神农本草经》,为流传至今之本草经辑本之一,对整理和继承古代本草学
【介绍】:见姚应凤条。
病名。是一种瘙痒性湿疮。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浅搔之曼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是也。”由心火脾湿,凝滞不散,复感风邪,郁于肌肤而成。初起形如粟米,瘙痒不止,搔破流
即肩胛骨。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向后凹陷,形同饭勺,故名。
病证名,指小儿真元虚,手足厥冷的证候。临床有寒厥和热厥之分。《杂病源流犀烛》卷九:“夫寒厥者,即阴厥,宜急补阳(宜理中汤,或附、桂、干姜、吴萸,俱可酌用);热厥者,即阳厥,宜急泄热(宜芩、连、山栀、石
书名。清·王九峰撰于清嘉庆年间。全书分阴亏、血症等16门。王氏以治内科妇科虚证为多,治法以调理见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表现在生理上,阳生于阴,阴生于阳的互根,机能与物质的转换;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