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痰浊壅盛所致的哮吼。见《证治汇补·哮病》。该书论:“哮虽肺病,而肺金以脾土为母,故肺中之浊痰亦以脾中之湿热为母,俾脾气溷浊,则上输浊液尽变稠痰,肺家安能清净?所以清脾之法尤要于清肺也。”《临证
即疾脉。详该条。
【介绍】:清代名医。字东扶。浙江嘉善人。性喜搜集方案,乾隆年间曾纂辑《古今医案按》,选案广泛,按语切当,在医案著作中卓有影响。
①指水中的一种邪毒及其所致的病候。出《肘后方》卷七。又名中水、中溪、中洒、水中病、溪温。《诸病源候论·水毒候》有如下记载:流行于三吴以东及南(现江、浙、皖、粤一带);因中山谷溪源处恶虫毒所致;初病可见
《素问补遗·刺法论》:“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喻脾有协助心神决定意志的功能,故称。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马王堆汉墓帛书简称鬾即继病。详该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咳嗽》。指风咳、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肾咳、胆咳、厥阴咳十种咳嗽。详各条。
病名。河豚鱼古称鯸鲐鱼,俗称廷巴鱼。指误食河豚鱼出现中毒症状者。见《诸病源候论·食鯸鲐鱼中毒候》。症见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继则口唇舌尖及肢体麻木,眼睑下垂,肢体软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而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金门,见该条。
病证名。盗汗之一。见《赤水玄珠·汗门》。由于阴虚热扰,津液外泄所致。《医略六书·内因门》:“盗汗属阴虚。阴虚则阳必凑之,阳蒸阴分,津液越出,而为盗汗也。”症见盗汗,伴有烦热、口干等。治宜养阴清热,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