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喘咳
病名。见《不居集》卷十五。即肺胀。详该条。
病名。见《不居集》卷十五。即肺胀。详该条。
①见《本草纲目》。为枸骨叶之别名。②见《草药手册》。为廊茵之别名。各详该条。
【介绍】:见王琦条。
【介绍】:明代医生。上海县人。年轻时开始为疡医,尤其善于治疗痈疽,认为痈疽中间溃烂,四周积有腐溃物时,非吸之不能尽。故治此种病时,招募人先用苦酒漱口后,去吮痈疽。对贫穷病者,则亲自吮吸。
出《岭外代答》。为凤眼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重刻烂喉痧辑要》。即白面痧之别称。详该条。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当归各一钱,山茱萸、山药各二钱,麦门冬七分,炙甘草、五味子各五分,熟地黄一钱半,牡丹皮八分。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治肺痈咳喘短气,或肾水不足,虚
【介绍】:宋代医官。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初为道士,精通医药。太平兴国初年诏还俗,为尚药奉御,后升任翰林医官使。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宋政府组织编修方书,命王怀隐与副使王祐、郑奇、医官陈昭遇
【介绍】:参见许澄条。
病在胸膈、胁肋、肺者,宜于临睡前服药(见清·景日昣《嵩崖尊生书》)。
脉象。人迎脉(两侧颈动脉)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称格阳,因气血盈溢于三阳经,与三阴经格柜所致。寸口脉(两侧桡动脉)搏动较正常盛大四倍以上,称关阴,是气血盈于三阴经,与三阳经隔绝所致。两者俱见则为格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