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胃风

胃风

病名。①指风邪中于胃者。以腹胀泄下、多汗恶风为特征。《素问·风论》:“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治宜祛风散寒,温中理气。《圣济总录·胃风》:“治胃风颈项多汗恶风,饮食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膜胀,食寒则泄,形瘦而腹大,豆蔻丸方。”又:“治胃风腹胀,飧泄下痢,白术丸方。”《宣明论方·诸证门》:“胃风汤,治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肠胁虚满,痛及肠胃泄毒或下瘀血。”②指胃中积热而生风者。以呕吐为主症。《赤水玄珠·呕吐哕门》:“胃风之症,治呕愈呕者是也,……此皆好食甘甜之物,膏粱之味,积久成热,因而生风,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猜你喜欢

  • 悸心痛

    病证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心痛兼悸者。多因病久气血虚损,心脾失养所致。《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岐骨陷处痛,名心痛。……悸而痛,名悸心痛。”《医学从众录·心痛》:“虚痛即悸痛,脉浮而小细

  • 替灸膏

    其作用可以替代艾灸的一种膏药。《杨氏家藏方》(宋·杨倓)载:“替灸膏治下焦虚冷,真气衰弱,泄利腹痛,气短,……附子一两,吴茱萸、马兰花、蛇床子三味各一分,木香一钱,肉桂去粗皮二钱,右件为细末,每用一大

  • 黄庭中景经

    古典气功专著,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本书主要研究人体组织结构,内部联系,功能作用和稳态技术。其代表性观点,认为脑为身之主;神是身之质,又是身之用。并指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头为上,躯体为中,四肢为下,

  • 张静庵

    【介绍】:见张世贤条。

  • 燥者濡之

    治疗燥证的方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燥者润之。指燥证要用滋润的方药治疗。燥证有内燥、外燥之分。燥热伤肺胃津液的内燥,用滋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的外燥,用轻宣润燥法。

  • 华洋脏象约纂

    书名。3卷,附录1卷。清·朱沛文编撰于1892年。本书汇集中西医有关人体结构、解剖图谱,参述己见编著而成。卷上为五脏六腑形态、部位、功能;卷中为眼、耳、鼻、及骨骼结构、功能;卷下为十二经脉、气血营卫等

  • 蛜螂丸

    《卫生宝鉴》卷九方。蛜(即全蝎,头尾全者)一只,乳香、没药各七钱五分,白附子、阿魏、桂心、白芷、当归、漏芦、芍药、威灵仙、地骨皮、牛膝、羌活、安息香、桃仁(同安息香研)各一两。蛜螂、桃仁、白附子、阿魏

  • 冯氏锦囊秘录

    丛书。又名《冯氏锦囊》。50卷。清·冯兆张撰于1702年。包括《内经纂要》、《杂症大小合参》、《脉诀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药按》、《痘疹全集》、《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八种。分别介绍基

  • 倪涵初治痢第三方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又名补理第三方。黄连(酒炒)、黄芩(酒炒)各六分,白芍药(酒炒)四分,陈皮六分,白术(土炒)、当归、党参、炙甘草各五分。水煎,空腹服,药渣再煎再服。治下痢日久

  • 肾虚

    又称肾亏。多因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或久病亏损所致。《素问·脏气法时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临床上一般可分肾阴虚与肾气虚。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