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五脏热之一。又称肺气热。多由外邪侵肺化热所致,亦可由内热引起。症见咳嗽,痰黄粘稠,或喘促,或咳吐脓血,胸痛,或恶寒发热,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素问·刺热篇》:“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
书名。4卷。清·沈懋言纂。成书于1743年。全书选辑《内经》及秦汉以后一些医家的有关论述加以注释。共24题,称为“二十四则”。分论《内经》医理、本草药性、脉经经络及杂病治法等,为医学门径书的一种。但内
《素问》篇名。本篇内容,说明天地之间,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而人能够保命全形,又与天地的变化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医生,应处处注意这种气血虚实与天地阴阳变化的关系,如运用针刺,就必须深明这种道理,才能真正为
书名。16卷。吴考槃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选释《伤寒论》各篇。在编次上删去脉法、序例、
经外奇穴名。见《北京中医》。位于天宗与腋后皱襞尽头的连线上,距天宗1.5寸处。主治咽喉炎。直刺0.5~0.8寸。
麻疹后期而吐痰者。《麻疹全书》:“吐痰之证有二:有吐出而白者;有吐出而成块者,皆肺胃之火欠清而作也,俱宜清肺消痰降火为急,以杏仁清肺汤去甘草、桔梗,加黄芩,……但清痰切勿用半夏、南星等燥药,惟宜用天花
【介绍】:近代医家。字叔莹,浙江桐乡人。幼时随父入川从杨伯庚习医,研习《郁谢麻科合璧》,据以治疹,每获奇效。1931年与萧龙友等合资重印。谓麻疹无不涉及咽痛者,当达表透邪,不可惟务滋腻。1915年从《
经穴名。代号KI2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位于第四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四肋间神经;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胸满,咳嗽,气喘,乳痛;以及肋间神经痛
即发泡。详该条。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