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摘录
见六种新编条。
见六种新编条。
【介绍】:见葛乾孙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络却。见该条。
病证名。因寄生虫(如囊虫等)引起的痫证。《本草纲目》:“胃寒,虫上诸证,危恶与痫相似,用白芜荑,干漆烧存性等分为末,米饮调服。”
出《濒湖集简方》。为冬青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虎刺,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即野烟叶,详该条。
病名。热邪内扰,热伤冲任,导致崩下赤色,并见小腹疼痛,古称阳崩。宋·齐仲甫《女科百问》四十二问:“受热而赤者,谓之阳崩。”宜用胶艾汤。
出《名医别录》为礜石之别名,详该条。
指中国在五十年代制定中医政策后所实行的一种发展医学事业的措施。早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一部分中医试图用解剖、生理知识印证中医理论,或以中药、西药配合治病,称为中西医汇通派。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
见本草图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