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由风热郁肺,发于肌肤所致。多发四肢及胸胁部位,初起丘疹,剧痒难忍,久搔成疮,甚则渗出鲜血。治宜清热疏风止痒,内服消风散或防风通圣散。亦可用紫草15克、板蓝根30克煎汤内服。外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即承浆。见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存斋。高邮(今属江苏)人。喜读百家之说,尤穷究医理,医名闻于江淮。主张为医者当“仰揆天时,俯察地宜”,重视运气学说,并以之按症处方,治多效。撰《医学至要运气指明》2卷(1614)
病名。出《医宗金鉴》六十八卷。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出《本经逢原》。又名蟆皮、干蟾皮、蛤蚆皮。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皮。辛,凉,有小毒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出《履岩本草》。即酢浆草,详该条。
【介绍】:见庄履严条。
见证治准绳条。
药物学著作。12卷。明·陈嘉谟撰。刊于1525年。卷首有历代名医图、姓氏及总论药性。卷1~12分为草(上、中、下)、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及人部等10部,共742种药。每种药均分论其气味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