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类证治裁》卷四。即茵陈四逆汤,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木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苔白而厚,干燥有裂纹的舌象。为里热津伤,如腑结未实者,宜增液缓下(见《伤寒舌鉴》)。
病名。《儒门事亲》卷三:“热结于舌下,复生一小舌子,名曰子舌胀。”详重舌条。
见《药材学》。为八楞木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董说条。
音义通瞬。或作眴。目开阖自动,即眨眼。《素问·宝命全形论》:“至其当发,间不容瞚。”
出《素问·调经论》。指神、气、血、形、志五者邪气有余。神有余则笑不休,气有余则喘咳上气,血有余则怒,形有余则腹胀、二便不通利,志有余则腹胀、飧泄。神、气、血、形、志为五脏所藏,其有余,实质是指五脏之邪
【介绍】:清医家。名大升,号南山。江苏吴县人。内阁中书雷嗣源之子。自幼习儒,工诗,善琴,尤精医学。乾隆元年(1736年)举鸿博不就而隐于医,治病多良效,尤精于丸、散、膏、丹之配制,为时所重。创设雷允上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行发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