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淋

血淋

病名。指淋症而见小便夹血者。《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则尿血,谓之血淋。”《圣济总录·血淋》:“下焦受热,则气不宣通,故溲便癃闭而成淋也。热甚则搏于血脉,血得热则流行入于胞中,与溲便俱下,故为血淋也。”《医宗必读·淋证》论血淋有血热、血冷、血虚血瘀之不同。主症为小便涩痛有血。血热者,尿出灼热刺痛,血色鲜红,脉有力。治宜凉血清热。选用小蓟饮子导赤散琥珀散等方。血冷者,尿出血色晦暗,面色枯白,脉沉迟。宜温下元。用金匮肾气丸、生料鹿茸丸、汉椒根煎服,或地髓汤送服附子八味丸。血虚者,尿出时涩痛不甚,尿色淡红,脉虚数。治宜滋阴补血为主。用八珍汤益元散,或六味地黄丸加减。血虚有热,则宜知柏八味丸。血瘀者,尿出阴中痛如刀割,血色紫暗有块,小腹硬满,脉沉弦或数。治宜活血通淋。选用一味牛膝膏桃红四物汤代抵当丸等方。参见条。本症可见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精囊炎、尿路结石、结核、肿瘤等疾病。

猜你喜欢

  • 大惊卒恐

    见《景岳全书·小儿则》。小儿突然遭受惊吓而发生抽搐。因小儿气血未充,神气脆弱,卒遇大惊恐吓,每易损及心、胆之气,恐则气下或气乱,使气血失调而致病。症见面赤,大便青,多烦,多哭,睡卧惊惕易醒,振动不宁。

  • 眼论

    见龙树眼论条。

  • 天庭

    ①又名阙庭。额部的中央。望诊作为诊察头面部疾患的参考。《灵枢·五色》:“庭者,颜也。”又“庭者,首面也。”②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①位于额上,眉心穴的上方。与其它穴位配伍,能发汗。《保赤推

  • 皮罢

    推拿穴位。又名肝记。出周于蕃《推拿仙术》。位于大指端爪甲内。能清神,治哮喘、昏迷不醒等。《推拿仙术·身中十二拿法》:“八拿皮罢穴,属肝经能清神。”《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法》:“大指端即肝记穴,又名皮

  • 瘛疭

    证名。见《灵枢·热病》。亦作瘛疭或痸疭,又称抽搐、搐搦、抽风等。指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伤寒明理论》卷三:“瘈者筋脉急也,疭者筋脉缓也;急者则引而缩,缓者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瘈疭。

  • 鼽衄

    出《素问·金匮真言论》。指鼻流涕与鼻腔出血的病症。王冰注:“鼽,谓鼻中水出;衄,谓鼻中血出。”详鼻流涕、鼻衄条。

  • 人衔

    为人参之别名,出《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 收引

    ①证名。收,收缩;引,拘急。收引即筋脉、形体拘挛之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类经》十三卷:“形体拘挛,皆收引之谓。”参拘挛条。②运气学说术语。《素问·五常政大论》:“坚成之纪

  • 泄利

    病名。即泄泻。《华氏中藏经·论膀胱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寒则精神不守,泄利不止。”详泄泻条。

  • 外证医案汇编

    书名。4卷。清·余景和撰。刊于1894年。本书收集了清代医家陈学三、薛雪、叶桂等人的外科医案700余则,分为首、项、面、口等13部,共73病证。医案除叙述病情治法外,还注有余氏的案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