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调小儿脾胃

调小儿脾胃

伤积治法。小儿诸疾,皆由乳食无度,过于饱伤,以致不能消化,留而成滞成积。初得之时,乳食不消,并以木香丸消积丸之类。大凡肚胀,或硬,或热,皆由内实,法当疏利。故东垣云: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其次莫消导,如枳术丸。《幼科类萃》:“小儿胃气有虚有实,虚则吐泻不食之证,实则痞满内热之证,虚者益之,实者损之,欲得其平,则可矣。胃虚木香、丁皮、厚朴肉豆蔻等剂,胃实用北桔梗枳壳柴胡大黄等剂。若夫胃中停寒,则干姜官桂丁香,又不可缺。贵在酌量,但以小小分剂与之,夫是为之平胃。心者脾之母,进食不止于和脾,盖火能生土,当以心药入于脾胃药之中,庶几两得。”小儿脾常不足,倘贻误病情,则会长期消化吸收机能障碍,使精血化源匮乏,气血俱虚,终将形成疳疾。因此,乳食积滞后期,又当以补虚为要点,兼或辅以消导行气,以期脾胃调和而臻康复。

猜你喜欢

  • 疔疮缓候

    证候名。《疡医准绳》卷二:“缓者一日疮顶皰色微白,二日皰色大白,三日色微紫,四日色真紫,皆缓之候也。”泛指症状平稳的疔疮。

  • 苦酒

    出《伤寒论》。为醋之别名,详该条。

  • 儿发不生

    病证名,多因气血不荣于发所致。《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气血损少,不能荣于发,故令发不生也。”亦有因疮而秃落者,均宜地黄丸内服。

  • 十剂

    原是北齐徐之才按功用归类药物之方法,宋《圣济经》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变为方剂功用分类法。《伤寒方药明理论·序》曰:“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至此始有十剂之名。

  • 旋螺尖起外障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因黑睛中央“高而绽起,如螺蛳之形圆而尾尖”(《证治准绳·杂病》),故名。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 徐士明

    【介绍】:见徐道聪条。

  • 穭豆衣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黑大豆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 玉带风

    见《湖南药物志》。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 黄婆

    气功家隐语。出《入药镜》。指脾土。因黄为脾土之色,脾藏意,故又指意念。

  • 王瓘

    【介绍】:唐代医家。撰有《广黄帝本行记》,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