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郑麈(zhū 主)

郑麈(zhū 主)

【介绍】:

清末医家。字玉挥。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绩之孙,承家学,撰有《喉科秘钥》一书,由许佐廷(乐泉)增订,于1868年刊行。

猜你喜欢

  • 神效栝蒌散

    《集验背疽方》方,又名括蒌散。大栝蒌二个,当归(酒洗)、甘草各五钱,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酒煎分三次服;药渣敷患处。治乳痈,痈疽瘰疬,便毒。《疡医大全》亦有本方,但无乳香。

  • 仁端录痘疹

    见仁端录条。

  • 曲焕章

    【生卒】:1878~1938【介绍】:云南江川人。彝族。少时从草药医姚连钧学习,随师遍涉江湖,行医施药,耳濡目染,渐明医道,曾研制成伤科“白药”,疗效甚佳。1925年改名百宝丹,行销日广,为军阀敲榨威

  • 大节藤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买麻藤之别名,详该条。

  • 本草会编

    药物学著作。20卷。明·汪机编撰于十六世纪初。此书受王纶《本草集要》的学术影响,药物分类,不按《本经》三品之分,系按药物性状“以类相从”,增补若干内容,扩充为20卷,以弥补《本草集要》“词简不赅”之欠

  • 骨槽疽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三:“骨槽疽生于膝盖上,并脚踝上腕,其痛时如刀割,其痒似虫钻。……治法同附骨疽。”

  • 肛漏

    病名。又名肛瘘、漏疮。多因肛门周围痈疽溃破久不愈而成;或由肛管直肠内壁的感染发展而来。症见肛周有疮口并与管道相通,常流脓水,疼痛或瘙痒,缠绵不愈。若患处肿硬痛,疮口凸起,脓液稠厚,病体尚壮者,属实症;

  • 羊不挨

    《广西中草药》。为火秧竻之别名,详该条。

  • 调经论篇

    《素问》篇名。调,调治;经,经脉。本篇主要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之虚实病理机制,指出针刺补泻手法对调和气血的重要意义,故名。

  • 臑交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