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与阴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是贯串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阳一般代表轻清的、功能的、亢进的、运动的、上升的或热性的一面;阴一般代表重浊的、形质的、衰退的、静止的、下降的或寒性的一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由此说明阳性的事物和阴性的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猜你喜欢

  • 足阳明穴

    经外奇穴名。据《千金翼方》灸煨退风半身不遂法载,穴在“足拇指奇三寸”。奇,指奇缝,即位于足背,当一、二趾趾缝端直上3寸处。也有说在拇趾尖端直上3寸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艾炷灸3~5壮;或温灸5~

  • 汤熨

    外治法之一。以热汤熨按身体局部的治法。与现代之热敷相似。有疏通腠理,改善循环的作用。《素问·玉机真脏论》:“可汤熨及灸刺而去之。”

  • 循元

    经外奇穴别名。出《针灸集成》。即长谷。见该条。

  • 肺虫病

    病名。九虫病之一。见《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肺虫如蚕。……惟肺虫为急,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声嘶,药所不到,治之为难。”参痨虫病条。本病与肺吸虫病

  • 童损

    病证名。见缪慎斋《妇女卫生医药常识》。指室女经闭后,出现形瘦肉削,食少神疲,或见咳嗽潮热等症状,称为童损,俗名童子痨。参见室女经闭条。

  • 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

  • 实热

    外感病邪化热入里,邪气盛正气足时所表现的证候。如高热、烦渴引饮、便秘或腹痛拒按、尿黄赤,苔黄干,脉数实等。治以清泻实热为大法。参见实热证条。

  • 榼(kě 渴)子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榼藤子之简称。详该条。

  • 沈璠(fán 凡)

    【介绍】:清代医家。字鲁珍。上海人。勤于医业,白日应诊,夜览医书,撰有《沈氏医案》等书。

  • 胎中病

    即胎疾。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