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臂膊。①指上肢(上膊)和前臂部(下膊)。②指上臂外侧。
【介绍】:见余午亭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莼之别名,详该条。
医论著作。二集,3卷。清·吴东旸撰于1879年。本书辑录内、儿科等病证论治30条篇,对伏暑、血症、咳嗽等杂病和时症等论述较详。书中反复论述滋阴补药误治的情况,并指出了拘泥于运气学说以推算属何病、用何药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獭肝之别名,详该条。
指肺气肃降和通调水道的功能障碍的病机。肺主一身之气而通调水道,如由于某种因素引起肺气不利,除出现咳嗽鼻塞气逆症状外,还可影响水液的运行和输布,致小便不利,出现浮肿、喘咳等。治须溯本寻源,结合利气、降气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腰俞。见该条。
指肾阴液被热邪所消耗的病变。多发生在温病后期。症见低热、手足心灼热、口齿干燥、耳聋,舌光绛干瘦,脉细数或虚数等。
病名。见《喉科杓指》卷二。指喉痹之发于一侧者。治同双喉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