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遗精的一种。见《普济本事方》卷三。又称梦失精、梦泄精、梦泄。指因梦而遗精者。多因见情思色,相火妄动,或思虑过度,心火亢盛所致。《类证治裁》:“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君火一动,相火随之,而梦泄焉
病证名。指女子(本应指未婚者)因逆经而致眼部出血之病证。又名女子逆经、女子逆经赤涩、女人血气逆流、逆经目赤。《银海精微》:“此乃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于上,注于目,灌于睛外皆红色。”
见《救荒本草》。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
刺法。指入针后,捻针进至一定深度以候气至的方法。《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又《针灸问对》:“下针后,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外转为左,内转
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蛔虫。详蛔虫病条。
【生卒】:十六世纪中叶【介绍】:明代医家。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先学儒,后又随父学医及经络之学,并把沈承之(子禄)所编关于经络的书稿续编成《经络全书》。
病名。《疡科选粹》卷八。因跌扑、压扎所伤。局部肿胀、疼痛,可有畸形及骨声,功能受限。治宜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肿消痛减后,改服正骨紫金丹或接骨丸;后期服展筋丸、小活络丹及
用滋润药以治疗燥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润之。”燥证分内燥、外燥二种。外燥是外感燥气致病,内燥是内脏津液亏损之证。润燥分为轻宣润燥、甘寒滋润、清肠润燥、养阴润燥等。详各条。
《串雅内编》卷一方。苍术(米泔浸透,陈壁土炒)八两,半夏(姜汁制)、柴胡、黄芩、厚朴(姜汁炒)、陈皮、炒枳实、羌活、苏叶、木通各四两,炒山楂、炒莱菔子各六两。为末,鲜荷叶煎汤,加神曲六两,打糊为丸,朱
【介绍】:见吕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