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龋

猜你喜欢

  • 胁支满

    证名。指胁部撑胀满闷。可见于痰饮、心病、肝病等。《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素问·标本病传论》:“肝病,头目眩,胁支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

  • 驻形

    养生术语。驻,留住;形,外形。即使形体不衰老。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说:“吹冷呼而吐故,呴暖吸而纳新,如熊攀树而可以自悬,类鸟飞空而伸其脚也。斯皆导引神气,以养形魂,延年之道,驻形之术。”故导引也作为

  • 夜啼痧

    病证名。小儿夜间啼哭,不得安静的痧胀。如视其腿弯、肘弯有青筋的,可用消毒三棱针于青筋上刺之,放出紫黑毒血;如其胸胀作痛的,用刷子蘸香油刮之,痧起,其啼可止(《痧胀玉衡》)。

  • 腰柱

    ①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作腰注,即腰俞。见该条。②正骨器械。出《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杉木四根,制如扁担形,宽一寸,厚五分,长短以患处为度,各以侧面钻孔,穿绳联贯即成。在患处先以醋调

  • 栀子菖蒲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五方。栀子一钱三分,石菖蒲、紫草茸各一钱二分,山豆根、犀角、黄连各一钱一分,羌活、木通、僵蚕、杏仁、韭子、牛蒡子各一钱,升麻、蝉蜕、薄荷各七分。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食远服。治小

  • 矿灰

    见《本草纲目》。即石灰,详该条。

  • 卧位

    针灸体位名。分仰卧位(针灸头面、胸腹及上、下肢前面);俯卧位(针灸头项、背腰、上、下肢后面);侧卧位(针灸头颞、胁肋、髋骶、腰、上、下肢侧面)三种。

  • 九里明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 纳支补泻

    指以十二经脉纳支时刻为基础的针刺补泻方法。《素问·针解篇》:“补泻之时者,与气开合相合也。”十二经脉的血气盛衰,各有一定的时刻,古人以十二地支来相配,一经一时,依次而行,称为纳支。即肺经寅时,大肠经卯

  • 塞鼻丹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方。朱砂、麝香、丁香、乌梅、川乌、草乌、当归、山柰各一钱,乳香三钱,皂角七分。为细末,独头蒜捣泥为丸,以丝棉包裹,塞于鼻中。治跌打损伤,鼻中流血不止,神志昏迷,牙齿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