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食已即吐

食已即吐

证名。指进食后片刻即吐出。《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心典》卷下:“经云清阳上窍浊阴下窍,……若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所谓阴阳反作,气逆不从,食虽入胃,而气反出之矣,故以大黄通其大便,使浊气下行浊道,而呕吐自止。”亦可用通幽汤。本证多因胸膈胃脘有热、痰气郁结、饮食停滞、瘀血内蓄等引起。又为噎膈症状之一。详上焦吐热呕痰呕食呕血呕、噎膈等条。

猜你喜欢

  • 阿芙蓉

    见《本草纲目》。为鸦片之别名,详该条。

  • 捏腕骨入髎法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腕关节脱臼的整复。医者握患者的手指(前脱手心向上,后脱手心向下)向远端牵引,同时另一手拇指下压尺桡骨下端或突出的腕骨,即可复位。

  • 伤寒补天石

    书名。2卷,续编2卷。明·戈维城撰。上卷自伤寒统辨起至冬温伤寒共51篇;下卷自时行疫症起至足厥阴肝经证共46篇;续编2卷,自恶风、恶寒起至百合病,共43篇。本书统论四时外感诸病较有条理,并记载前人从未

  • 顶心

    头顶部的中央部位。

  • 苏葶丸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三方。炒苏子、炒苦葶苈各等分。为细末,蒸枣肉为丸,麻子大,每服五至七丸,淡姜汤送下。治小儿停饮,喘急不得卧。

  • 歧骨

    骨骼部位名。指两骨末端互相交合的部分,状如分枝,故名。《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

  • 铁板道

    见《陕西中草药》。为拦路虎之别名,详该条。

  • 膏粱

    膏脂与粱米。泛指肥甘美味食物。《素问·生气通天论》:“高(膏)梁(粱)之变,足生大丁(疔)。”

  • ①折断或扭转,治疗上喻当机立断以扭转病势的方法。如对热邪深重患者,采用大寒之剂折其化火上炎之势。《素问遗篇·刺法论》:“当折其胜,可散其邪。”②喻疼痛程度。如腰痛如折。③喻屈曲的体位或动作。如取穴时使

  • 耳脓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