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鬼疟

鬼疟

病名。疟疾之一。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鬼疟者,由邪气所为也。其发作无时节,或一日三两度寒热,或两日一度发动,心神恍惚,喜怒无恒,寒则颤掉不休,热则燥渴不止,或差而复作,或减而更增,经久不痊,连绵岁月,令羸瘦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病者寒热日作,梦寐不祥,多生恐惧,名曰鬼疟。”《医宗金鉴》卷四十二:“鬼疟亦多在夜发,由尸气注之,比三阴疟疾则夜多恶梦,时生恐怖。”治用麝香丸苏合香丸等。②即夜疟。见《张氏医通·疟》。详见该条。参见疟疾条。

猜你喜欢

  • 掉眩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眩掉。《素问玄机原病式》:“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泛指头摇、肢体震颤、头晕目眩等症。多因风邪及肝病所致。参见颤振、痉、眩晕等条。

  • 手足小指穴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消渴小便数,灸两手小指头及足两小指头……。”后《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手足小指穴。位于手、足小指(趾)尖端处。近世以在手者称小指尖,在足者称足小趾尖。主治食注,消渴,小便频

  • 肾厥头痛

    证名。指肾气上逆所致的头痛。《普济本事方》卷二:“治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谓之肾厥。其脉举之则弦,按之石坚。”症见头顶痛不可忍,四肢厥冷,胸脘痞闷,多痰,脉弦等。治宜温肾纳气。选用玉真丸、来

  • 奶母草

    见《卫生简报》(3):11,1971。为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

  • 小见肿消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黑及草之别名,详该条。

  • 痰实壅闷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指小儿痰实停于胸膈,胸闷气逆,时复呕吐,不欲饮食。治疗参小儿痰实条。

  • 烂喉疫痧

    病名。《疫痧草》:“烂喉疫痧,以喉为主。喉烂浅者疫邪轻,喉烂深者疫邪重。”相当于猩红热。参见烂喉痧条。

  • 燥火三消

    病证名。又名风消。见《症因脉治》卷三。指由于燥火所伤而成的三消症。上消为燥火伤肺,症见口渴多饮不止,唇口开裂,烦躁不宁,用知母石膏汤加干葛。中消为燥火伤胃,症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用人参白虎汤。下消为

  • 思郁

    情志三郁之一。因思怨不解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若思郁者,……思则气结,结于心而伤于脾也。及其既甚,则上连肺胃而为咳喘、为失血、为噎膈、为呕吐,下连肝肾则为带浊、为崩淋、为不月、为劳损。”初起气

  • 燥湿

    用苦燥药祛除湿邪的方法。适用于中焦湿证。有苦温燥湿、苦寒燥湿等。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