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鬼胎

鬼胎

旧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①属癥瘕一类病证。因妇人素体虚弱,七情郁结,气血凝结不散,冲任经脉壅滞不行所致。《傅青主女科》:“腹似怀妊,终年不产,甚则二、三年不生者,此鬼胎也。其人必面色黄瘦,肌肤消削,腹大如斗。”治宜调补正气为主,继以攻积之药。方用荡鬼汤(《傅青主女科》:人参当归大黄雷丸川牛膝红花丹皮枳壳厚朴桃仁)或雄黄丸(《证治准绳》:雄黄鬼臼莽草丹砂巴豆獭肝蜥蜴蜈蚣)。②指假孕而言。包括气胎血胎痰胎等。详见各条。③相当于葡萄胎。《萧山竹林寺女科·鬼胎》:“月经不来,二、三月或七、八月,腹大如孕,一日血崩下血泡,内有物如虾蟆子昏迷不省人事。”治宜气血双补,方用十全大补汤,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猜你喜欢

  • 灰黑干苔裂纹舌

    舌苔灰黑而干燥,满舌裂纹。主脏腑热盛,或热灼真阴。若脏腑热盛,热邪结实,可攻下;邪未结实,则宜清热生津;若真阴亏竭,可清热滋阴为治(见《辨舌指南》)。

  • 胎前昏迷

    病证名。此症多因素体虚弱,孕后血聚养胎,血不能上荣头目,以致头晕眼花,或忽然倒地。宜补益气血。用八珍汤、人参养荣汤,或结合针灸治疗。《女科秘要》卷二:“胎前昏迷,忽然倒地,乃血去养胎,母无精神,承儿不

  • 蓝布裙

    出《四川通志》。为狗屎花之别名,详该条。

  • 张琰

    【生卒】:十七世纪下半至十八世纪上半【介绍】:清代医家。字逊玉。山东宁阳人。长于痘疹。自称其家远祖承聂久吾之教,祖传人痘接种术数代。他继承父教,临诊治疗痘疹病例近万人,用数年功夫专研种痘术,晚年编撰成

  • 面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泣。见该条。

  • 王文谟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生。江西人。世医出身,编有《医学钩玄》(佚),又编有《碎金方》,是以祖父(王杏林)所藏的秘方、父亲(王云泉)的经验方和本人用过的有效方剂,以及民间验方汇集而成。

  • 石瑞章

    【介绍】:见石震条。

  • 王孟玉

    【介绍】:见王璆条。

  • 干疥

    病名。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称“乾骚”。由于肺经燥气偏盛所致。皮损粗糙干枯,瘙痒,搔之有白屑脱落。治宜内服消风散,外搽润肌膏。

  • 便血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又称下血。指血经肛门而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故曰便血。”便血多由湿热、积滞、结毒侵袭肠